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English

当前位置: 房间娱乐网 >> 程骥驰

保底出大黑马电影市场最牛玩法是这样的林肯公园

发布时间:2022-09-07 19:34:43

保底出大黑马,电影市场最牛玩法是这样的

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风起云涌,大片层出不穷,从几年前投资七八千万就可以称为大制作,到现在投资达到3个亿才敢称自己为大片。中国电影市场已经逐步从过去作坊化,个人化模式,走向了工业化,国际化的道路。与电影投资,一起水涨船高的,还有电影票房的保底。

啥是票房保底?

用最简单的话说,票房保底就是发行方看好一部影片,与制片方签订协议,指定一个价格,即便电影票房未能达到预期价格,也按照此价格分配票房(发行方出资)。若是电影票房超过预期票房,发行方将会获得更高比例的分账。

为啥发行方愿意签保底?

电影保底看起来好像给是制片方单方面的保障,其实这是一种风险与收益的让渡。制片方出让更高比例的票房分账,获取不亏本的保障。发行方一把抓住的优质电影的高回报可能。

在电影发行上,制片方与发行方并非是地位对等的。而是极大的受到市场供求影响。每个发行方都会对电影进行市场预期票房分析,预期票房高的片子,无数的发行方会抢着发行,为此不断的降低分账比例,进行垫资发行。预期票房低的片子,发行就极为惨淡了。

在不断争夺发行的竞争中,不得不逐渐承担了更大的风险,降低了更多的收益。饶是如此,还未必能够争取到自己看好的片子。为何?因为发行与制片方的收益虽然正相关,但是发行也没办法保证影片一定赚钱,这就让选择变得极为痛苦。

在这种有好片不好抢,不好的片子不敢抢的情况下,保底发行诞生了。

对于发行方而言:电影发行是寡头市场,看准的片子都是经过专业的分析了,绝对是志在必得。这样的情况下,舍弃不断撕扯竞价,一步到位,拿到自己看中的影片。并且还可能获得更高收益。

对于制片方而言:有的最低保障,能够对投资人有所交代,虽然有利益让渡,但是风险的控制是所有人都乐于见到的。

这样的保底发行,何乐而不为呢?

保底发行的历史

保底协议有着诸多有利因素,究竟那些保底发行的影片怎么样了呢?

2013年,电影《西游降魔篇》签署了保底发行协议。虽然是周星驰的电影,但星爷息影多年,且影片并无他出演,市场收益确实未知。在当年年度大卖电影票房也就是在45亿阶段,这个签约算的上是赌局。

结果:保底5亿,最终12.4亿票房,年度票房第一名。

2014年,电影《心花路放》签署保底发行协议。中国最小众的公路片题材,以猎艳为线索的喜剧旅行,说起来算是老梗。影片有徐峥和黄渤的支撑,算是亮点。

结果:保底5亿,最终票房11.7亿,年度票房第三名,当年最快突破6亿票房的华语影片。

2015年,电影《港囧》签署保底发行协议。14年时徐峥的《心花路放》表现优异,当年大家对徐峥的期待非常高。然而徐峥却十分低调卖掉了47.5%的收益权。按照这个比例,徐峥自己预期的电影票房应该在9亿左右。可见当初信心并不是那么充足。

结果:出让47.5%收益 变现1.5亿,最终票房16亿。

2016年,《美人鱼》签署保底发行协议。星爷的号召力十分感人,竟然引得发行方一举签署了华语票房最高的保底金额。

结果:保底20亿,最终票房33.9亿,年度票房第一名,破华语影视记录。

2017年,《战狼2》签署保底发行协议。吴京自导自演,多年积累,再加上《战狼》的成功,发行方对其还是有认可度的。但是这个认可度经过多方放大,最终对其的评估也只有8亿。当时都认为是一部会超过《战狼》,但是不会太过出彩的电影。

结果:保底8亿,票房56.8亿,华语影史第一名,进入世界票房前100,最强黑马影片。

保底发行的逻辑

1、 电影变得更加具有投资性,商品性。

很多人把电影当做纯粹的艺术,把电影定性分为商业片与艺术片。其实这样的分类本身就是有问题的。

首先观看电影需要付费,无论是电影票,还是网络版权付费。对其消费,使我们一定程度获得所有权,获得感官享受,这说明所有的电影都是具有商品性的。

同理,无论是所谓商业片,还是艺术片。都是要追求市场回报的,哪怕是再牛的导演,也都希望电影赚钱,因为如果不赚,市场的优势流动性,就会导致以后再也没人愿意给他投资拍电影。哪怕再赚钱的电影,也不会拒绝获得更多艺术上的奖项与肯定,这能够获得更好的口碑,再次达到营销目的,促使收益增加。

保底发行,电影更加像商品以下可以待价而沽。按照认估出价,让高风险者高收益,低风险者低收益。电影更加商品化,电影行业更加工业化,让风险可控,这才使整个行业更有发展。

2、 没人靠保底赚钱

人们常把电影相关的产业与人员称为电影圈,这个意思就是他是一个集合社交性与电影专业性为一体的圈子。

我们普通人觉得电影圈太过庞大,有着无数的演员,导演,编剧,监制,制片人等等。但实际上只有大制作才会保底,而大制作合作方也都是其领域顶尖的公司与个人。一个三亿的电影,能够拿得起钱投资的,能够做得起宣发的,能够撑得起制片的,其实也就是行业内的那几个公司,几个人。

大家都是专业的,对行业内的状况门清儿,所以对电影提供的保底都是在紧紧扣着制片成本与市场预期的平衡值。这个价格能够为制片方提供保障,但是不会让制片方赚到大钱。

保底是大佬和大佬的交易,谁也不会为了保底的钱而坏了名声,这样就是绝了自己的出路。要是真有人这么干了,你想坑了一个,甚至是几十个都有着几十亿资本的大佬,这个人还能混得下去吗?

3、 既是片源的竞争,又是资本的博弈

前面有提到,保底发行出现之前,发行方与制片方彼此合作的难点。保底发行出现后,很好的解决了好片不好抢,不好的片子不敢抢的局面。保底发行让那些抗拒保底的发行方,逐步感到压力,不保底就没有机会接触大片,这样保底发行成为了大片片源竞争利器,优质的大公司都会逐步参与。

保底发行的玩法其实很多样。保底说白了就是对电影票房看多,购买预期收益。电影项目具有着成长性的特点,譬如,当影片只有剧本的时候是一个价儿,当影片有剧本,有导演的时候是一个价格,当影片签了很多人员的时候价格更高。发行方可以在影片逐步成长后,实现自己份额的溢价卖出,在一定程度上减少风险,甚至是完全规避风险,套取收益。

保底的都是聪明人

表面看电影保底付出的是发行方,一下子拿出一大笔钱,这些人是不是都是人傻钱多的主?

这样想,你可就大错特错了。参与保底的发行方,其实都是聪明人。

不信你看,《西游降魔篇》的保底方是华谊兄弟,中国最著名的民营娱乐文化集团,中国文化企业30强。

《后会无期》的保底方是博纳影业,美国上市,投资过《智取威虎山》《龙门飞甲》《窃听风云》《一代宗师》等大片,实力强劲。

《心花路放》的保底方是中影集团,中国最牛的电影集团公司。

《美人鱼》保底是光线传媒,中国最大的民营传媒娱乐集团。

《战狼2》保底方是北京文化等21家联合保底,实力强大。

这些大佬们,各个都是人精,聪明着呢。每个公司无论是专业度,实力,资源积累,都无比强大。这样的他们都选择参与各种保底,可见被保底发行的影片是多炙手可热。

赚大钱的一定是保底电影

电影圈内普遍都相信的逻辑是,只有靠谱大制作才能被保底,也只有靠谱大制作才能拿到最大份额的票房。由此可见,保底电影对制片方,投资人都是必赚不亏;对于保底方,发行人,是赚大钱的机会。

最近关注到一部正在筹备的《绝对内幕》,电影开拍前就获得了十亿保底发行。这引起了我的注意。

据悉,《绝对内幕》是金融反腐犯罪电影,集合了众多动作与科技元素,其出品方认为这将是一部中国版本的007大片。保底方都是聪明人,足见有一种神奇的东西在吸引着他们。究竟是什么如此吸引资本大佬关注?整个电影圈都关注此事。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深扒一下其中的奥秘。

为啥这部电影这么牛?竟然还没开拍就有10亿保底!

1、 故事够好

这次《绝对内幕》文学剧本是一家名为紫禁真武影业的新公司所拥有。他就是靠着故事内容,吸引公安部金盾影视中心的倾心,剧本一出来就被公安部金盾钦定为主旋律重点项目,重点合作扶植项目。今年筹备之初,就与之签订了合作协议。

2、 导演够狠

从网络公开可以看到,电影签约的导演是国际电影大师安东尼拉默里纳拉。该导演是第77届奥斯卡导演奖得主。曾经主导制作过《玩具总动员》《蜘蛛侠》系列影片,并参与过《阿凡达》的制作。导演只看了电影的PPT就三次连飞北京,撇下无数的项目。一定要拿下《绝对内幕》这个项目,打造岀他心目中的超级英雄。如今他已经带团队闭关创作三个月,故事全面升级,决心要超越自己的经典作品《蜘蛛侠》!

3、 影响力够狠

据说《绝对内幕》第一个路演对象就是恒大影业,第二个路演对象是华融证券和北京文投,第三个路演对象是……后面还有更大的机构吗?最后能够签到份额的机构有点吓人!这个真的是有内幕。

4、 主创团队太狠

据说执行制片是《木乃伊3》和《变形金刚4》的中国区制片人;后期制作直接签全球第一的电影特效公司工业光魔!总制片人参与过《美人鱼》项目,运作手法绝对凶残。

5、 保底玩法更狠

这次机构参与保底的细节是个谜,估计基金和上市公司都在各种刺探这个内幕。这10亿会不会打水漂?会不会再保出个金娃娃?所有人都拭目以待!主控方董事长金戈的人低调透露,参与保底公司的大伽以及这次的全新玩法,可能必须要到电影上映才能扒出来。

一句话说明观点:有保底的片子未必都能火,但是近五年数据显示,特别火的片子都是聪明的保底方挖出来的!

MWD10人造板万能试验机

液压试验机

万能试验机销售

济南磨损试验机厂

液压试验机公司

友情链接